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和团队协作能力,共享资源,取长补短,3月1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7104教室举办了集体备课活动,本次集体备课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案例分享交流为主题。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案例分享与讨论,推动教学创新,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学院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取得了良好的交流成果。
本次案例分享共6位教师,她们分别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了在课程设计、课堂互动、案例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心得。
杜欢欢老师围绕第四章第一节《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分享了“半条被子”的真实事件,帮助学生理解作为我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王漫漫老师围绕第六章《推动高质量发展》,介绍了小米创始人雷军在今年两会中提出的科技创新备受关注,引出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课堂引导让学生们能够感受到高质量发展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张玉凤老师在分享十七章《全面从严治党》时运用了新中国反腐第一案、祁连山生态破坏案等真实案例,突出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一贯要求和根本方针。李俏娴老师从第八章《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出发,在第二节《全过程人民民主》采用了“民主恳谈会”在浙江温岭的实践和“小院议事厅”在北京市的推行的例子,介绍了如何结合实践来诠释全过程人民民主,设计出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荆紫柔老师围绕第十六章第二节中的《坚持外交为民》,通过《万里归途》这部电影导入,介绍了2011年利比亚大规模撤侨背后的事迹。电影中“祖国不会放弃任何一位同胞,我们一定带大家回家。”这句话也是坚持外交为民的生动写照。将案例及时、准确、高质融入思政课教学,讲好中国外交故事,启思导行,让学生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主动担当作为。钞莹杰老师在第三章《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分享了“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的案例,讲述了解放战争时解放军如何全面坚持党的领导,不拿老百姓一个苹果,留下了“苹果精神”。
活动最后,安贤仙对本次集体备课活动进行了总结。她表示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学院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她强调集体备课不仅是教学经验的交流平台,更是教师共同成长的重要途径。未来学院将继续组织类似的教研活动,推动教学创新,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图/王凡
文/钞莹杰
审核/安贤仙
编辑/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