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驴,平常都吃着主人拿给它的青草,时间长了也就慢慢地变得不喜欢吃了,有次无意中,主人在它的草料里加了一把盐,草料立刻就变得有滋有味了,驴问主人在里面加的是什么,主人说是盐。于是驴就宣布,从此以后,不吃草料了,每天要光吃盐。结果可想而知,第二天,这头驴就皱着眉头找草吃了。
什么是食盐效应?
盐,不可或缺;但是放的太多,更没法吃;舀一勺往人嘴里送,只能使人反胃呕吐;想吃甜食端来咸菜,同样让人皱眉。
所以,好东西也应适度、适时,“需要的才是最好的”。教育实践中,经常有老师批评学生之后说:“我是为了你好!”但学生并不怎么领情,原因在此。
食盐效应,顾名思义,指的是在做很多事情时,都需要有一定的尺度,无论是开玩笑,还是在与人相处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调节关系或气愤,但一定不能过度。
生活中的食盐效应:
人们常说:帮人帮到底,可是过度的帮忙反而会让别人觉得理所应当,并不会你的情,一旦你某一次不帮忙,他便会生出恨意。
向别人施以过度的善意,往往会被他们认为是施舍和怜悯,对方不仅不会感激你,反而会记恨和反感。这就像我们做菜时,盐不可或缺,但是放得太多却让人难以下口,放的太少又让人觉得寡淡无味;只有适量的添加,才能真正收获别人的称赞和欣赏。
食盐效应的启示:
①帮助别人要适度,乐于助人也应有自己的标准。
②对恋人付出要有底线,无条件付出爱情也会变味。
③对孩子管教要有标尺,过度管教就会成为控制;凡事要讲究合适,否则就可能适得其反,出力不讨好,甚至还会带来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