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耳、入脑、入心”,针对新学期教学情况,马克思主义学院所有教研室围绕提升思政教学高质量发展开展了系列集体备课活动。
3月13上午,《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樊娜主持。形势与政策教师围绕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所选择的专题进行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案例的应用等方面的集中研讨。讲“形势与政策”课的过程,要明白知识有正谬之分、有导向之别,蕴含着不同价值观。“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在向学生传播知识时,一定要讲清楚所传播知识中蕴含的价值观及其道理。强调“形势与政策”课的价值性,并不是要忽视知识性,而是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对各种价值观的判断、选择和引领。

3月13日下午,《军事理论》教研室组织开展新学期集体备课活动,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沈艳华主持,主要围绕着《国家安全教育》第一讲的内容展开。对于如何讲好第一讲总则部分,老师们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在《国家安全教育》课程中第一讲尤为重要,起着统领整个课程的作用,要通过第一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家安全与自身的关系问题,摒弃国家安全与自己无关的错误认知,提高防范意识,树立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己任的大局观。

3月14日下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组织开展新学期集体备课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安贤仙、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李慧敏主持。会上,教研室主任李慧敏说明了新学期开学的准备工作以及教学纪律问题,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做好备课、讲课工作,圆满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教研室全体教师围绕“如何将教材内容与教学课件进行完美融合”进行了热烈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堂讲授中,以教材为蓝本,进行教学课件的修饰和加工,使其理论知识更加生动化、趣味化,进而提高思政课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副院长安贤仙做重要总结。强调全体教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利用教材及《参考要点》,及时将创新理论第一时间融入思政课堂,强化思政育人效果,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系列集体备课会活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提高了全体教师们的思想认知和教研能力,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好了充足准备,也为新学期学院各项工作的开展与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图、文/樊娜、沈艳华、李慧敏
审核/安贤仙
编辑/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