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中说人的个性,“躁性者火炽热,遇物则焚;寡恩者冰清,逢物必杀,凝滞固执者如死水腐木,生机已绝。”
个性不同,行事千差万别。这就造成理解别人成为了一个很难的课题。人心,难以揣测。黄金易得,知己难求。
徐志摩先生的一首诗讲:“聪明的人,喜欢猜心,也许猜对了别人的心,却也失去了自己的。傻气的人,喜欢给心,也许会被人骗,却未必能得到别人的。”
不必猜心,不必给心,同理心的三个维度可以让你更好地贴近他人。同理心的重要毋庸多言。因为生活中人心自带尺子,合作的过程中其实也是社会交换过程。你同理对待别人,别人才能回馈给你合作。
那什么是同理心?
有人说,同理心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希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己,就要怎么对待别人。
对待别人前先想想自己想要,似乎人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别人。实则不一定,比如你喜欢开玩笑,别人也许会觉得那是一种冒犯,你希望大声听音乐觉得很爽,别人也许会觉得是一种噪音。真的完全从自己角度出发,在沟通中就流于天真了。从自己角度出发,觉得自己了解对方的意思,却并不真的和他们一样了解他们背后的情境和需求,就容易在互动中形成对立和冲突。
同理心的关键,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感知,把握和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情感,而不是从自己角度出发,判断对错。